为提升基础医学教研室教学质量,搭建教师教学交流平台,11月4日,基础医学教研室在教八楼101会议室组织开展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实战试讲与集体研讨,检验教师备课水平,交流教学心得,发掘教学亮点,诊断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促进教研室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
林喆老师首先进行了《组织胚胎学》“循环系统”章节的试讲。林老师以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运用精美的动态图示和模型,清晰、系统地讲解了心脏、血管组织结构的差异性。他逻辑严谨,语言精炼,尤其注重将抽象的循环系统差异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实例相结合,有效深化了学生对“结构-功能-异常”关系的理解,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曲来亮老师进行了《生理学》“血液”章节的试讲。曲老师从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切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血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将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白细胞的免疫防御及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等复杂生理机制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其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和启发式的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评课研讨环节,教研室全体教师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大家充分肯定了两位主讲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清晰的授课思路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平衡教学节奏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在活动中获得的启示和建议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室也将继续定期开展此类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共同推动基础医学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曲来亮/供稿 宋新强/审核)